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一個沒有中國制造的家可能嗎?美媒畫了張圖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,離開原先依賴許久的“中國制造”,會是什麼樣的景象?


當地時間4月27日,《紐約時報》推出一個可視化報道作品《Your Home Without China》,通過深入分析進口數據,揭示了美國消費者可能在哪些領域面臨商品短缺、選擇減少以及價格上漲的困境。報道指出,很難想象,一個沒有中國產品的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模樣。因為,美國人家中許多生活必需品幾乎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,而隨著新關稅政策的出台,這些商品的價格極有可能進一步攀升。

其中可以看到的是,美國家庭的廚房裡,大量用品刻著深深的“中國制造”烙印,烤面包機甚至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。陽台上的金屬椅、木炭烤架、雨傘,書房裡的電腦顯示器和台燈,臥室裡的急救包和電熨斗,儲物間裡的手電筒、煙花、嬰兒推車和聖誕裝飾品……所有這些,有七成、甚至九成多都來自中國


報道提到,雖然關稅導致一些生產轉移至墨西哥越南等其他國家,或者回到美國本土,但許多商品仍需要中國零部件。就算美國動用關稅以及一系列監管手段,試圖將中國制造的汽車擋在本國市場之外,但許多汽車零部件仍舊離不開中國,甚至如果美國人想要選購電動汽車,由於中國在電池產業的主導地位,這種依賴度甚至更深。

紐約時報》以煙花為例指出,美國絕大多數的煙花都進口自中國,若少了“中國制造”,恐怕美國人連國慶日都過得沒滋沒味。香港《南華早報》此前也指出,“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全球發起關稅戰時,他手中的那支筆,很可能就是中國制造的。”



紐約時報》可視化報道,展現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比例程度。 灰色為0-20%,綠色為20%-40%,黃色為40%-60%,橙色為60%-80%,紅色為80%-100%


紐約時報》指出,自從幾十年前中國鞏固了自己作為“世界工廠”的地位以來,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依賴中國制造的商品。而如今,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產品征收的高額關稅持續下去,增加的成本可能會轉嫁給企業,並最終轉嫁給消費者。

通過滾動鼠標滑輪,《紐約時報》首先帶領我們進入的是美國家庭的廚房,這裡很容易就能看出美國中國的依賴——中國在大量生產如餐具和烹飪用具等商品方面,一直處於全球領先地位。


特別是,美國所有的家用烤面包機都是進口的,而且幾乎每一台都來自中國,這一商品從中國的進口率達到了99%以上。



數十年來,中國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制造業。時至今日,中國制造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實物產品,這一產量規模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英國的總和還要多。

美國對“中國制造”的依賴程度之深,甚至已滲透至其國民節日的慶祝活動之中。 以煙花為例,美國市場上絕大多數煙花均從中國進口,若少了“中國制造”,美國民眾的節日慶典恐將黯然失色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3 秒